8月30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公布了2016年中期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0.1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人民币128.5亿元,同比增长30.2%;总资产达到人民币10,732.2亿元,较年初增长23.9%。中国信达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成功收购南洋商业银行,集团总资产达到10088.3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41.3%。
中国华融表示,2016年,该公司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战略,“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三大业务板块协调发展,集团“一体两翼”协同效应明显提升。 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保持领先,收购处置类业务新增规模762.6亿元,同比增长363.5%。中国华融表示,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牢牢把握市场供给增加的有利机遇,积极推进“大客户战略”,灵活设计交易结构,对接商业银行不同的处置需求,加大不良资产包收购力度,新增收购规模大幅增加,收购处置类业务净收益达人民币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3 %。
此外,金融服务业务是中国华融综合性资产管理业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人民币4,31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其中华融湘江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4.3%,达人民币2,412.8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远超银行业平均水平。
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是中国华融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的延伸和补充。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980.2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的18.5%;2016年上半年,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8.8亿元,同比增长74.8%,占集团收入总额的22.2%。税前利润达人民币34.3亿元,同比增长65.3 %,占集团税前利润的20.2%,继续为集团业绩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华融总市值达1196亿港元,位居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首,并入选富时中国50指数及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两大重要指数指标。
上半年,中国信达继续巩固和发挥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的领先优势,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截至6月底,不良债权资产收购成本达691.9亿元,同比增长19.8%,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107.8亿元。传统类不良资产(主要收购自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中国信达紧抓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的趋势,收购规模持续增长,上半年新增收购额280.7亿元,同比增长7.1%。附重组条件类不良资产(主要收购自非金融机构)方面,新增收购规模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持风险管控定力,收益水平维持稳定,截至6月末,新增收购规模为411.2亿元,同比增长30.4%。债转股股权经营取得积极发展,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处置,提高股权处置效率和处置收益,上半年实现债转股处置净收益36.2亿元及股利收入5.1亿元。
报告期内,中国信达持续推进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自有资金投资余额达1119.3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6.2%;自有资金投资收益为50.9亿元,同比提升23.8%;私募基金募集规模达1827.0亿元,较2015年年底增长8.4%。
2016年上半年,中国信达成功收购南洋商业银行,成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期货等全牌照的金融集团。目前南洋商业银行整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并购南洋商业银行旨在巩固不良资产核心业务的领先优势,增强集团多元化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未来南洋商业银行将实施“香港+内地”双核驱动,推动香港和内地市场均衡发展,强化境内外业务联动,发挥集团不良资产主业、投资及资管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的协同优势。
报告期内,中国信达旗下金融子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保持稳定,实现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26.2%。
展望2016年下半年,中国信达负责人表示,中国信达将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拉动机遇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国家战略的带动机遇,从经营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提质增效转变,继续巩固在不良资产领域的领先优势,提高集团协同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各项业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