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研”真“学”取“真经”|浙商资产赴深圳顺利开展第一期“新知大讲堂”对标一流专题研学班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16:0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更好拓思路、促发展,深入推进创建一流企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伟达带队,公司经营班子、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赴深圳开展为期3天的“新知大讲堂”对标一流专题研学班。
本次研学走访了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优秀企业,围绕数智化转型、创新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访、学习和交流。李伟达表示,本次研学取得了预期成效,赴优秀企业对标学习,充分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理念,以对标找差距、以对标促提升,希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激荡出新思路、新举措,更好服务公司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推动公司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成效。
看,洞悉前沿
本次研学参观了华为松山湖欧洲小镇、华为南方工厂、腾讯总部和比亚迪总部等。通过实地参观,学员们更直观、深入地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出色能力和科技实力。
华为南方工厂的墙壁上满满陈列着优化流水线生产效率、创新制作工艺的能工巧匠名单,令学员杨佳印象深刻。“华为把创新‘武装’到了生产车间,每一次装箱、每一次搬运都有效能提升的空间。创新既从大处着眼,更从小处落地。”无论是华为、腾讯还是比亚迪,都旗帜鲜明的把客户需求放在了首位。例如腾讯,敏锐捕捉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用户体验,“用户不满意的点就是创新的机会”,“这让我对‘服务客户’有了更深度的认识和思考。”
听,问道于贤
本次研学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课堂讲座。既有文化建设、战略选择、核心价值观等宏观论述的阐释沟通,也有人力资源建设、财务数字化转型、信息科技等操作层面的答疑互动。
学员王世鹏说,公司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比华为财务管理的体系化、精细化,仍有学习进步的空间,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学员金豫斌说,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此次研学的每一家企业都极为重视人才的积累和才能发挥。例如华为的人才模型让企业人岗匹配,且每一条通道都画出了明确的培养计划、晋升空间,强效的人才战队带来了高效的管理运行,优秀的人才战略推动企业走向卓越。
感,文化浸润
无论在展厅、在车间,还是在分享课堂,虽然三家企业的发展领域互不相同,但优秀企业的文化却不尽相同。他们同样有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创新驱动的动力和提升社会效益的追求。
腾讯在宣传片和展厅重点凸显“科技向善”,展现为政府、教育、金融、制造等多领域的发展赋科技之能,比亚迪的宣传片中提到“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展自己”,锚定社会效益,迭代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的先进技术,切实改善城市交通、实现能源清洁。学员余洋说,一个企业只有格局更大、视野更宽,才有能量做到更好、走得更远。“这和我们公司领导始终强调的使命和责任如出一辙。我们在践行‘防化区域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创新发展出一个更强更优更好的浙商资产。”
思,比学争优
行一路、看一路、思一路,大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在对比中找准差距,在交流中启迪思路。
研学过程中,学员们不断对标一流,讨论思考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何以“为我所用”。大家在参观中、在课堂中踊跃提问、积极讨论,与华为讲师一道探究项目分润模式的实操可行性,与腾讯导师一同探讨数字技术、AI技术从赋能泛资管领域到聚焦不良资产领域的可能性,与比亚迪导师一起探求企业文化如何支撑战略的落地。在一次次的碰撞先进中,印证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空缺,度量了相互之间的差距,同时也积极寻求一流经验与公司发展结合的点位,力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
学员汝璇卿说,这次研学直观感受到国内一流企业的发展轨迹,浸润于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还是腾讯的“正直、进取、合作与创新”,以及比亚迪的“科技为本 奋斗为先”,无不在提醒我们,“不断打破舒适圈,不断寻求企业长远发展的创新突破之路,是每一家具备社会责任感、长远发展目标的企业必备的素质。”
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回顾3天的研学之旅,是一场“充电”之旅、“赋能”之旅。通过本次对标一流的学习,学员们充分感受到了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未来之城”的活力氛围,一流企业精益管理、勇于创新的奋斗姿态。学员们一致表示将做好学习成果的应用,学以致用、学以促行,为公司成长为“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尽已所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