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浙商资产研究院《金融行业周报》(第354期)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5日 17:00


摘 要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金融支撑实体经济有力;

2025年文旅行业倒闭潮:青海旅投等集体破产,旅游热增长难掩经营困局;
金科股份转增52.94亿股化解1470亿元债务,长城资产创新“1+1+N”模式
信达资产完成股权变更登记,中央汇金控股三大AMC全部就位。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财经政策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保持较高增速,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有力。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5.4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2%。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56万亿元,同比多增4.66万亿元。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前8个月净投放现金5208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合力显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有力支撑实体经济;M1与M2剪刀差收敛,资金更多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评论】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8%,增量多增4.66万亿元,显示金融政策合力持续发力,有效对冲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回暖向好。M2增速8.8%与M1增速6%的收敛,反映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增强,政府债券占比上升支撑基础设施与基建投资。结合上半年GDP增速5.3%及6月制造业PMI49.7%的“淡季不淡”特征,此数据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然而,人民币贷款增速6.6%低于整体,提示信贷结构优化空间,需警惕房地产低迷与零售风险(如六大行信用卡不良率上涨)对实体融资的潜在拖累。展望下半年,随着准财政工具重启与地方债限额盘活,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银行应深化数字化服务,精准支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兴产业,确保金融活水高效灌溉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房地产行业资讯

2025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出游花费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8.6%),但文旅行业却陷入困局。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及13家子公司破产清算,耗尽4.8亿元注册资本,涉及2371万元无产权营地投资及3000万元倒贴收购资不抵债公司。云南、张家界、桂林等地文旅企业同样承压,44家上市文旅公司中25家营收负增长(占比56.8%)。航空公司如南航、东航、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20.44亿元。人造古城镇如张家界大庸古城三年半亏损5.47亿元,折旧摊销、财务费用高企,51.3%游客认为古镇同质化严重。行业破局需深挖在地文化、推行精细化运营、构建长效治理体系,满足情绪主导、深度体验、短途自由行等新趋势。
【评论】2025年文旅行业的倒闭潮,如青海旅投的集体破产与大庸古城连年亏损,揭露了重资产模式与同质化开发的致命缺陷。尽管旅游人次与消费双增,行业却未能从中普遍获益,资金流向折旧摊销、财务成本等“无底洞”,反映出“借文旅壳搞基建”的短视逻辑。51.3%游客感知古镇高度相似,凸显文化IP缺失与规划不足,结合航空公司持续亏损,行业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破局建议深挖在地文化、精细化运营与长效治理契合情绪主导、深度体验等趋势,为行业指明方向。然而,转型需警惕短期资金压力与市场波动,需借助政策支持(如准财政工具重启)与AMC处置(如金科重整模式),推动存量资产盘活。未来,文旅企业应以匠心耕耘文化土壤,平衡商业开发与市场敬畏,方能实现长期价值沉淀与行业重生。

三、不良资产行业资讯

(一)9月8日晚间,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发布公告,通过资本公积转增52.94亿股(每10股转增10股),全部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和偿付1470亿元债务,涉及超8400家债权人,标志着行业最大规模房企重整计划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转增股份分配为:30亿股引入重整投资人(上海品器联合体、四川发展证券基金、长城资产受让12亿股,价格0.63元/股,锁定期36个月;财务投资人受让18亿股,价格1.04元/股,锁定期12个月),22.94亿股用于清偿债权人债务。长城资产以“产业投资人+财务投资人”身份,提出“1+1+N”重整方案,收购14亿元不良债权,助力重庆威斯勒项目等盘活。中信信托受托设立破产服务信托,接收金科及子公司股权。2025年上半年,金科营收与成本分别下降85.28%、84.33%,保交楼进度达97%。长城资产梳理近10个储备项目,协同“新金科”定位为存量房地产风险化解平台,探索“不良资产+”模式。
【评论】金科股份重整计划的实质性推进,堪称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的标杆案例,1470亿元债务与52.94亿股转增的规模,展现了长城资产“1+1+N”模式的创新效能。通过“优质资本+央企AMC+地方国企”组合,金科不仅实现债务清偿与资本注入,还为存量资产盘活(如重庆威斯勒项目)提供了范式,呼应中指研究院数据(2022-2024年152个纾困项目盘活3220亿元资产)。然而,营收成本双降85%与行业低迷(27家房企退市,45家亏损占比63.4%)凸显转型压力,破产服务信托落地需警惕执行风险。长城资产“三部曲”原则(财务顾问、债权收购、资本注入)为大型房企重整提供了可复制路径,未来应深化与信托、地方国企的协同,优化数字化处置与风险防控,推动房地产行业企稳,确保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二)近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财政部已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变更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相关监管部门批复,并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成为三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中最后一家完成股权变更的公司。此前,2025年6月30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类似股权划转,财政部所持股份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完成股东名册变更;2025年4月18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划转,中央汇金成为控股股东。随后,长城资产全体股东按原股权结构同比例减资,注册资本由512.34亿元减至100亿元,中央汇金增资368亿元,使注册资本增至468亿元。该系列变更旨在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推动AMC回归主业,支持金融风险防控。
【评论】信达资产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标志着中央汇金对三大AMC(信达、东方、长城)的控股布局全面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战略意图。通过无偿划转与增资调整(如长城资产增资368亿元),中央汇金持股比例分别达58%、71.55%、94%以上,提升了风险防控与资源整合效率,有助于AMC聚焦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然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与零售信贷风险加剧(六大行信用卡不良率上涨)的背景下,此举需警惕潜在资产估值压力与处置难度。结合此前金科股份1470亿元重整及中信金融资产净利增15.7%的案例,三大AMC的协同将为行业风险化解注入新动能。未来,中央汇金应推动AMC创新“不良资产+”模式,深化数字化风控,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定与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