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浙商资产研究院《不良资产行业周报》(第227期)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03日 12:19

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过去5年累计处置不良超前12年总和

(二)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三)易会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二、行业讯息

(一)信达披露收购重组类地产敞口616亿元

(二)六大行回应房地产敞口风险

(三)央企加速整合出险房企项目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过去5年累计处置不良超前12年总和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2日在服贸会期间的2022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风险从发散逐步转为收敛,一批重大隐患被“精准拆弹”。过去5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约12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一批金融违法犯罪分子得到惩处,金融秩序明显好转。

评论: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监管系统通过金融去杠杆完成了供给侧改革,对重点企业债务重组和限制类金融企业违规业务,完成了金融系统的杠杆收缩,金融风险蔓延趋势得到遏制。但也需要看出金融风险仍然在酝酿,未来需要有效化解和预防。

(二)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8月1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下半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加大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力度。二是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督促平台企业全面完成整改,实施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作用。三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开展宏观审慎压力测试。落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要求,出台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把好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入关,对金融控股公司开展全方位监管。四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快推动柜台债券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债券托管、做市、清算、结算等多层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票据、黄金、货币、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优化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资金管理,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资金管理政策,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政策。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工作。加强预期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提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五是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加强本外币政策协同。夯实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市场基础。支持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稳步推动“互换通”启动工作,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六是深入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持续做好G20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依托各多边平台,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七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金融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立行”。持续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标准协调和有效执行。提升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稳妥做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重点工作。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入推进国库高质量发展和征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反洗钱工作。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内部管理规范性和有效性。

评论:从人民银行的下半年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金融风险化解进入到深水区,房地产风险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首要的是保障融资渠道通畅和经济的持续运行,其次是通过增量改革化解存量问题,探索平台经济发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

(三)易会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撰文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把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市场稳、政策稳、预期稳,通过改革“进”、开放“进”,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

评论:易行长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非常重要,因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能够做企业发展提供沉淀基础和市场信心,也是检验企业发展的试金石。在目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市场信心非常重要。

二、行业资讯

(一)信达披露收购重组类地产敞口616亿元

中国信达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8亿元,同比下降32.6%。截至6月末,收购重组类余额为1237亿元,其中房地产敞口为615.7亿元,占比达44%。

报告同时显示,公司上半年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61.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上半年新增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44.33亿元;上半年新增投放违约债券业务38.9亿元,落地30亿元首单法拍投资平台项目;上半年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收益46.79亿元。

评论:信达资产在收购重组类业务的敞口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项目,新增投放方面较好地服从监管要求向大不良范畴投放风险化解力量,可以看出信达资产需要循序渐进地逐步转型,通过增量改革化解房地产敞口。

(二)六大行回应房地产敞口风险

2022年中报季的收官,在今年的年中业绩会,房地产贷款业务风险敞口成为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从总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均偏高,其中,中国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最高,为5.67%。六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在年报中公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情况,相较对公房地产贷款而言,各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均偏低,其中,最高的是交通银行,为0.37%。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半年“停贷潮”、提前还房贷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国有六大行管理层均在业绩会上进行回应,仅中国银行未在公告和业绩会上公布涉及“停贷”项目的具体数据。国有六大行银行管理层均表示整体风险可控。

评论:上半年我国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出现个人主动停贷和提前还贷的情形,说明投资加负债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经进入效用末期,甚至开始体现副作用。未来我国应当更加注重内生性的,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六大行风险敞口可以说是银行业较好的一部分截面展现,真实情况可能会更加危险。

(三)央企加速整合出险房企项目

央、国企抒困出险民营房企的速度正在加快。华润置地拟收购世茂集团北京分钟寺村项目的权益,出售事项结束后,世茂集团将获得33.165亿元的流动性。另外,招商蛇口与富力地产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拟合作项目后续政府报批手续及开发建设等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招商蛇口与长城资产、佳兆业签订的战略协议也首次落地,招商蛇口成功接手佳兆业此前中标的“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五和枢纽片区重点更新单元前期服务项目”。

评论: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化解在程序上通常需要央企信用背书,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项目公司股权融合的方式引入央企信用,同时民营企业仍能够保有一定的项目公司控制力和收益分配资格,作为交换可能需要让渡一些优质项目的控制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