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华瑞银行不良资产保持为零
“不良资产为零不是常态,但我们未来依然会在防控风险方面做足文章。”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2016年末,上海华瑞银行总资产达到309.8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18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4.7亿元。不良资产保持为零。(金融时报)
02 不良贷款新动向:采矿业风险加速暴露 长三角地区回暖
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的全国性银行中,已有11家公布2016年年报,包括5家国有大行和6家股份行。虽然这11家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继续增长,但无论从增速,还是不良贷款率变动幅度看,不良贷款均呈现逐渐企稳态势。从行业及地区分布看:一方面,资产质量风险继续在产能过剩行业暴露,尤其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较为集中,但不良增速有所放缓;值得注意的是,采矿业贷款风险的加速暴露。除缺乏行业分布数据的交行外,其余10家银行采矿业不良贷款整体增幅超50%,民生、平安、浦发3家股份行该行业不良增幅甚至超过200%。另一方面,已有数家银行华东地区(主要是长三角)不良状况出现企稳甚至下降现象。
03 信达处置北京黄金地块“烂尾楼”,陷合同纠纷被判赔10亿违约金
4月5日,中国信达发布公告称,因为子公司信达投资等与一家名为庄胜的房地产公司(下称“庄胜公司”)产生纠纷,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做出判决,要求信达投资10日内支付违约金1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信达投资与庄胜房地产公司的纠纷缘于不良资产的处置。信达北京分公司为庄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债权人,在庄胜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后,信达意对其的进行债务重组,关联公司信达投资介入。三方约定,合作开发庄胜公司位于北京“黄金”地段的宣武门约7万余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
04 河南省处置僵尸企业:综合施策破难题
河南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等12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僵尸企业”处置中存在的债务处理难、资产处置难、人员安置难、破产退出难等问题,综合施策,切实推动处置工作有序开展。《意见》指出,此次河南省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包括省政府国资委认定的省管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和其他省属企业中的“僵尸企业”。根据前期摸底调查的结果和分类处置原则,将“僵尸企业”进行分类处置,引导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产权转让、资产置换、担保替换、评议代偿、授信聚拢、出售式重整、简易破产程序等方式,算好债务、资产、人员、土地四本账,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和依法破产两条途径进行妥善处置。
05 山东如意:并购标的取消并表 上调年报业绩增幅
山东如意16日晚间公告,预计去年实现营收9.07亿元,同比降7.88%;净利3323万元,同比增64.53%。公司此前预计实现营收10.66亿元,同比降18%;净利5036万元,同比增15%。修正后净利较修正前下降,但净利增幅却出现上升,主要因并表范围变化。修正前,温州庄吉等并购资产纳入报表。但受庄吉集团破产重整供应商遗留问题影响,目前公司尚未实施对温州庄吉实质控制,暂不并表。
(资料来源:根据上周新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