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银监会意见涉僵尸企业、债委会、不良资产处置
4月7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银行业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助力僵尸企业出清。要继续推广债权人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债权银行信息共享、客户评价、联合授信等机制,确保一致行动,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02 不良贷款暂止“双升” 资产处置力度加大
3月末上市银行2016年度年报发布完毕。从年报披露的数据看,去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快速增长的势头已得到遏制,银行业资产质量“成色”普遍转好。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升的势头在2016年得到有力遏制,年报数据显示,虽然2016年工行、中行的不良率继续小幅攀升,但农行和建行的不良率已较上年有所下降。多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呈现出积极变化。年报显示,光大银行不良率去年下降0.01个百分点;交行的关注类贷款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招商银行的逾期贷款和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生成额和生成率均出现下降。资产处置力度加大,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压力不减,当前多家银行正在采取更大力度的举措注销或出售不良贷款,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减轻不良资产压力。
03 2016年净利润增长10.6% 中国信达竞争力提升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6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中国信达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5.1亿元,同比增长10.6%;截至2016年末,集团合并总资产达人民币1174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5%,中国信达改制后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良好开局。报告还显示,2016年,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税前利润额占公司税前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9%,同比上升约9个百分点。其中自有资金投资收益 122.6亿元,同比增长65.9%;年末私募基金募集规模达2673亿元,同比增长58.5%。
04 深圳破产审判为“供给侧”改革做了啥?
2016年度,深圳法院为服务“供给侧”改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发挥不小的作用。
第一组数据:2016年,深圳法院共审查立案破产申请142件,同比上升89%,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审结120家,同比上升46%,共清偿债权148亿元。第二组数据:2016年,在最高法院统一部署下,深圳法院执行转破产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年共审查执行转破产案件22件,消化283件执行案件,18家企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有效减轻了执行工作压力,基本完成了执行转破产常态化的机制建设,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支撑。第三组数据:2016年深圳法院全年共对17家企业进行重整、推进和解,重整和和解成功8家。发挥破产重整优势,协助困境企业重获新生。第四组数据:2016年,通过简易程序审结35家企业破产清算案,结案周期为6个月左右,远低于普通破产程序审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