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业内资讯】近期资讯速递08.22-8.30

发布时间:2017-08-30 15:19:17

行业资讯NEWS
 
光大银行上半年净利同比增3.06% 不良率微降
 
近日,光大银行发布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大银行集团实现净利润169.72亿元,同比增长3.06%;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2.17%,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1.86%,较年初上升1.06个百分点。6月末,光大银行集团资产总额40335.46亿元,较年初增长135.04亿元,增幅0.34%。
 
郑州银行中期纯利升7.02%至22.71亿元 不良贷款率1.38%
 
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48.6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3.36%;归属于郑州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加7.02%;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0.43元;不派中期股息。截至2017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175.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3.87亿元,增幅14.03%。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发放贷款(净额)及投资证券与其他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08.12亿元和6.81亿元。此外,截至2017年6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为16.8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8%,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重庆啤酒持续剥离不良资产 2017年中期净利增超六成
 
近两年,重庆啤酒(600132)为扭转颓势,持续推进剥离旗下不良资产,欲借此促使经营业绩回升。进入2017年,嘉士伯中国区CEO柯俊财亲自操盘,对重庆啤酒战略收缩提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已连续将旗下三家亏损子公司股权转让,有效的减轻了上市公司负担。此外,在啤酒主业基本盘稳固基础上,上半年重庆啤酒扣非后净利润也大幅提升超过六成。
 
不良资产处置业绩亮眼 摩恩电气迎来爆发式增长
 
摩恩电气23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7年以来管理层积极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尤其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使得扣非净利润迎来8倍的飞跃式增长。报告期内摩恩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而由于公司切实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并积极拓展相对高毛利的类金融业务,公司整体利润得到较大提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7.7万元,增长292.53%,扣非净利润更为亮眼达到了1969.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高达809.66%。
 
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处置违约委托资产实现共赢
 
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与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合作开发的“信保贷”业务自今年初推行以来,已成功尽调企业近100户,实现了“产权-银行-企业”三方共赢。“违约委托处置”作为一个全新的金融产品,是指借款人以自身或者第三方有权处分的抵/质押资产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赋予省产权交易中心处置担保资产的权利。
 
华融资产总裁柯卡生辞职 副总裁王利华代职
 
在中国华融完成“A+H”布局前,该公司总裁柯卡生提出辞职。今年4月,中国华融才续聘柯卡生为公司总裁,中国华融执行董事、副总裁王利华暂时代行总裁职责。公开资料显示:柯卡生于2012年9月27日起担任中国华融执行董事、总裁,成为中国华融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的重要“助手”。在柯卡生任职五年间,中国华融完成股改,正式挂牌成立,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变为市场化金融机构;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实现“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收官。有消息称,柯卡生很可能会出任华润金控董事长。
 
吉艾科技中报:AMC净利润率28.5%
 
吉艾科技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3.47 亿,同比增长286.5%,净利润0.32 亿元,同比提升426.3%,实现扭亏为盈,其中AMC 板块收入2.47 亿,净利润7 千万超预期;油服板块收入1 亿,净亏3835 万;炼化板块未投产,净亏40 万。据中报披露,截至1H17累计持有和管理不良规模110.8 亿元,其中持有规模79.5 亿、管理规模31.3 亿,上半年AMC 板块实现不良处置收入1.93 亿,债务重整服务收入0.54 亿,净利润7036 万元,AMC 板块净利润率28.5%。
 
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约4.6万亿
 
8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报告,项目组估算得出,中国政府总资产规模庞大且稳定,6年间基本维持在百万亿元的水平,2015年超125万亿元。平均来看,中国政府总资产大致为当年GDP的1.8倍。2010-2015年,中国政府净资产规模大致在50万亿元(计入社保基金缺口)的水平。从中国政府直接显性负债来看,到2015年末,国债余额约10.5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万亿,外债的直接显性部分为7234亿元,这三项加总得到直接负债约27万亿元。2015年,准公共部门债券约13万亿,地方政府或有负债8.6万亿元,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约4.6万亿,或有外债约8万亿,社保基金缺口假定为10万亿,得到2015年或有和隐性负债总额约44万亿元。
 
银监会鼓励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2017年8月18日,银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银监会部署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银行业已基本完成自查,后续会要求银行认真对标,逐步整改。其中提到,鼓励银行充分利用现有的符合条件的各类实施机构,自主协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此外,还鼓励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不光做增量方面工作,也要做存量方面工作,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稳步扩大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机构和基础资产范围,积极盘活存量金融资产,扩大有效金融供给,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运用追偿、重组、转让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稳妥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
 
江阴银行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不良率微增至2.45%
 
中国网财经8月28日讯江阴银行晚间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江阴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73亿元,同比下降0.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2.57%。报告显示,上半年,利息收入20.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江阴银行表示,计息负债的规模增加和成本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5.12%,导致本行净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0.66%。截至六月末,江阴银行总资产1047.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6%;负债947.98亿元;资本充足率13.13%,一级资本充足率11.9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94%。
 
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双升」
 
民生银行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及非利息净收入均出现倒退,即使营运支出和资產减值损失均改善,税前利润仍减少2.07%。不过,由於税务开支减少,故民行归属於股东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增长3.18%,至280.9亿元(人民幣.下同);中期息每10股派1.2元,按年增长4.3%。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9.04亿元,下跌9.67%;利息净收入及非利息净收入分別报411.1亿及287.9亿元,按年倒退13.3%及3.9%;营运支出减少14.6%,至183.1亿元。管理层解释,由於利率变动,以致利息净收入减少158.4亿元;期內净息差下降0.61个百分点,至1.4%。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逾25亿 盈利回暖不良生成放缓
 
跟已发布中报的几家银行,如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一样,杭州银行上半年的营收增速为负,但净利增速回归一个较高档位。半年报显示,杭州银行上半年营收65.83亿元,同比微降3.24%;净利润表现不俗达25.31亿元,同比增长7.86%。归属于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在上市后大大增长,截止6月末为10.96元/股,同比增幅4.18%。整个净利差表现方面,跟多数已发布中报的银行一样,杭州银行的净利差也微微收窄,下降0.4个百分点。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此前在一季度担心的缩表效应,都并没有在已发布中报的银行身上出现,上述所有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杭州银行一样,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4.67%,达到7540.85亿元。
 
国内银行对不良认定差异较大 银行股安全边际高
 
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率已达1.59%,较6月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已经是连续第9个季度上升。按照监管对资产质量风险类型的划分,国内贷款被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被定义为不良贷款,而关注类贷款指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笔者比较了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到2015年以来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数据发现,大行在资产质量的分类和不良确认上比较谨慎,其中工、农、中、建、招这5家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之比低于100%,即预期90天以上贷款基本被确认为不良贷款。事实上,招行管理层在2014年就明确宣布,对资产质量分类从严,90天以上逾期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即使国内银行业将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全部划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仍非常有限。
 
交银国际:邮储银行 息差表现稳定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2017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4.51%。盈利增长主要来自成本控制,规模扩张,但拨备拉低盈利增速1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率0.82%,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0.28%,较1季度下降约0.16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0.99%,较年初上升0.03个百分点;逾期三个月以上与不良比率90.9%。公司发布公告,建议A股发行数量不超过51.72亿股(即不超过A股发行后总股本的6%),且不包括超额配售。目前17年市盈率和市账率分别为7.32和0.84倍。
 
浦发银行不良率跳涨至2.09% 高管称今年要出清不良
 
在营改增价税分离因素对全国性银行营收增长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浦发银行仍有同比正增长的营收。该行上半年营收833.54亿元(集团口径),同比增长1.44%;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65亿元,同比增长5.21%。对于不良贷款的暴露,管理层在答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该行主动进行不良出清、把资产质量真实反映出来的过程。不良贷款压力从何而来?从报表数据来看,个人贷款的不良率期末为1.12%,与期初的1.11%几乎持平;对公贷款期末不良率为2.80%,较期初的2.39%有明显上升。对公贷款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仍是不良生成的大头,其中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暴露较快;从地区来看,长三角地区仍是不良生成大头。
 
中国信达:上半年新收购不良资产728亿元 
 
于2017年6月末,集团的总资產达1万2955.7亿元(人民幣.下同),较2016年末增长10.3%;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88.8亿元,上升10.9%。期间实现不良资产经营收入总额176亿元,升7.2%。上半年新增收购传统类不良资产264.1亿元,处置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89.6%。而来自非金融机构,新增收购附重组条件类不良资产464.4亿元,增长12.9%。债转股资产经营管理方面,上半年债转股股权处置实现净收益23.8亿元;并积极参与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国有企业降杠杆,中国重工、西昌矿业等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取得进展。
 
中原银行中期纯利升12.44%至17.19亿元 不良贷款率1.85%
 
中原银行公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58.7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6.7%;归属于中原银行股东净利润17.19亿元,同比增加12.44%;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0.1元;不派中期股息。于2017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580.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9.39亿元,增幅5.8%。负债总额为4209.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3.53亿元,增幅5.9%。此外,不良贷款余额为34.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5%,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
 
上半年不良率和新增不良贷款“双降” 兴业银行继续蝉联中国第一大股份制银行
 
8月29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6.38万亿元,较期初增长4.91%;净利润316.01亿元,同比增长7.34%;以资产计,兴业银行在8家股份制银行中,继续蝉联中国第一大股份制银行。另外,兴业银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117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37%,同比大降63%;不良贷款比率1.60%,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其不良率和新增不良贷款继续“双降”。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新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