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个别金融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
(二)潘功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三)央行:全面做好今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
二、行业讯息
(一)中国华融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积极落实中央支持民营经济政策 中国长城资产与中民投开展全面合作
(三)银保监会:1月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个别金融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
2019年2月28日,银保监会召开例行吹风会,会议指出将积极推动金融供给结构改善,下一步还会继续增加银行业保险业中小型机构的数量,并提高业务占比。对待个别中小金融机构经营不及市场预期问题,每家金融机构特点不一样,但都需要遵循正常的市场化运行规律。未来增加新的中小机构时,要研究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尽量避免新增机构出现高风险,但不能保证这些机构百分之百没风险,因为金融机构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针对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手段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等。个别机构可以试点破产退出机制,但主要还是要采取兼并重组手段。
评论:银保监会此次吹风会透露出金融机构调整的信号,在维持全社会金融体系稳定的大前提下,可以容忍部分金融机构的破产退出和兼并重组,净化金融系统。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低效资产需要批量处置,在这过程中AMC需要扮演重要角色。
(二)潘功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2019年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坚决防止金融业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第二,坚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破除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质量。第三,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发展定位于专注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第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塑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第一,稳妥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有序处置信用债券违约风险。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存量。高度重视防范化解跨市场、跨区域风险传染。坚决治理金融乱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金融犯罪和金融腐败行为。第二,加快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改进金融监管,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破产机制。第三,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平稳处置化解各类风险。
评论:根据人行透露出的信息,在2019年银行体系内会继续针对重点领域挤出不良资产,推动结构化去杠杆。针对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则是采取相对稳健的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地化解存量。
(三)央行:全面做好今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
2019年2月26日,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积极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注重发挥债券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商业银行等机构资本补充中的作用,多措并举促进信用债发行,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债市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做好机构监测和风险防范。继续加强对黄金市场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强化票据市场建设和风险防范,加强同业拆借市场管理,推动各类市场创新规范发展。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进互联网金融长效监管制度建设。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风险任务艰巨,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人民银行金融市场系统干部职工要围绕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债券创新、票据市场完善、黄金租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政策传导、乡村振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金融市场和信贷运行的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效果。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各项业务再上新台阶。
评论:人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态度总体上看是有保有压,对于符合直接融资市场建设的金融产品是支持态度,对于破坏金融市场信用建设的违约产品,是要通过法治化方式化解的,总体来说是突出金融稳定。
二、行业讯息
(一)中国华融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华融王占峰董事长对招商局集团长期以来对中国华融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王占峰董事长表示,在银保监会正确领导、财政部关怀指导和同业机构大力支持下,中国华融新党委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银保监会党委的决策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回归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风险,强化内部管控,实现了稳大局、稳思想、稳队伍、稳业务、稳预期,目前公司风险可控、运行正常,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银保监会党委对中国华融当前经营状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招商局集团与中国华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融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巩固与招商局集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招商局集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问题企业重组、不良资产经营、投资管理、国际业务及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建设脱胎换骨、风清气正的新华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评论:华融资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风险自查、结构调整后,已经基本脱离了过去的经营老路,开始回归金融资产管理的本源。这次和招商局的战略合作,一方是是要探索与产融结合集团的合作路径,另一方面也在对外发声,表示华融资产已经形成了新的战略方向,是风清气正的新华融。
(二)积极落实中央支持民营经济政策 中国长城资产与中民投开展全面合作
2月28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城资产”)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在北京正式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沈晓明表示,作为中央金融企业,中国长城资产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政策,认真落实监管部门相关要求,主动发挥资产公司主业优势及多元化金融工具箱的辅助功能,与中民投开展全面合作,将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探索建立新时期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新范式。
根据合作协议,中国长城资产将发挥资产公司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实质性重组业务的品牌资源和人才团队优势,通过集团多元化金融工具箱的辅助功能,为中民投在缓解流动性压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业务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一揽子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同时,双方将基于各自的业务布局,实现优势互补,着力打造新时期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和大型民营企业的合作典范,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资源优势与民营企业机制优势良性互动的商业模式,共同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全面业务合作协议签署的同时,中民投还与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国融”)签署财务顾问协议。长城国融总经理许良军和中民投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曹振岭代表双方签署财务顾问协议。长城国融是中国长城资产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后者拓展实质性重组业务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长城资产致力为实体企业提供一揽子的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实质性重组解决方案,成功运作了“中国铁物”、“ST 超日”、“广誉远”、“ST因美”等重点项目,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评论:长城资产在2018年实现金融不良资产收购1792亿元,而在2019年计划收购额下降到600亿元,这说明长城资产在批量收购转让领域选择了较为收缩的战略,结合华融资产大规模回归主业的战略宣言,可以推理2019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将会是卖方市场。
(三)银保监会:1月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
银保监会2月28日发布的1月份监管数据显示,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保持较大力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4%,增速较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7%,有效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渠道作用。
从行业投向看,金融普惠性可得性明显提升。1月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6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29.3%,居民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长23.6%。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长势头良好,1月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加6239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速继续回升,1月份新增制造业贷款达到上年同期的2.2倍。
从期限结构看,1月份,企业及其他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占新增企业及单位贷款的一半以上,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类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2%,增速大幅快于短期贷款。同时,票据融资增长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增加5000多亿元,票据融资较上年同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从资产质量看,1月末不良贷款率为2%,而据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2018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89%,2018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此外,1月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6.8%,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达到3.9万亿元。
评论:一月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季上升了17个基点,给银行资产处置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之对应的是银行需要计提更多地专项减值和一般准备,这对于银行其他种类业务开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