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浙商资产研究院《金融行业周报》(第330期)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17:00


摘要

202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4年四季度内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财政部划转所持信达、长城、东方、中证金融、中国农再全部股权至中央汇金
蚂蚁消金25年首批不良贷款挂网5.81亿元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财经政策资讯

2025年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场重要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推动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并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

【评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复杂形势下,民营企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与民营企业代表的对话,政府显然希望深入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从而精准施策、优化政策环境,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在挑战中稳步发展。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压力,如融资难、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政府对于民营企业困境的关注和应对,也可能意味着更多政策支持将到位,包括税收减免、融资便利化、市场准入放宽等措施。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不仅要应对国内市场的挑战,还需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因此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更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能会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的信心,助力它们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共建共享”的理念。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也是就业、技术创新、消费升级的重要来源。未来,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可能会更加紧密,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此次座谈会,进一步突显了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期待在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民营企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迎难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房地产行业资讯

2024年2月14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速有所回升,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8%,总额达52.8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同比增长3.2%。尽管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降1.3%,但增速较上年末略有回升。

【评论】央行的这一报告反映出房地产贷款市场正在经历一段逐步恢复的过程,尤其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的回升,表明政府政策的逐步放松和经济复苏的潜力开始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速回升,个人住房贷款依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同比出现小幅下降,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尚未完全回暖。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微妙的市场信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长说明资金开始流入开发环节,可能会促进一些新项目的启动,而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仍显疲弱,意味着购房者的购房信心仍未完全恢复,部分购房需求可能受限于贷款利率或房价的高位水平。
这也可以理解为央行的货币政策逐渐在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信心”,但政策效果的全面显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从行业角度看,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长对市场的供给端来说是利好,但如果不能带动个人住房需求的复苏,整体市场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市场可能会经历一轮缓慢的复苏,但要完全恢复到之前的高增长状态,还需更多的结构性调整和消费端的信心恢复。

三、不良资产行业资讯

(一)2023年2月14日,财政部宣布将所持有的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东方、中证金融及中国农业再保险等五家公司全部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此举是响应机构改革的要求,旨在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体制,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并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此次股权划转标志着中国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的一次重要调整,也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长期以来肩负着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和运营职责。将这些股权转交给中央汇金管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国有金融资产的运营效率,强化政府监管职能,避免过度干预市场竞争。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也表明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举措对于信达、长城、东方等公司而言,无疑意味着更加明确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升透明度和市场认可度,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然而,如何平衡监管和市场自主性,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仍然是一个复杂的挑战。未来,这些被划转的公司能否充分释放市场潜力、推动创新和竞争,将直接影响这项改革的成效。股权划转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监管体制调整、资本配置优化等举措,才是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

(二)2024年2月5日,蚂蚁消金在银登中心挂出了2024年首批个人不良消费贷款资产包,总额达到5.81亿元,涉及3.94万名消费者和5.54万笔消费贷。这些不良贷款的借款人平均年龄约38岁,最高单笔未偿金额为24.86万元。此次资产包以0.9折的低价公开竞价转让,起始价为5020万元。

【评论】蚂蚁消金此次首批不良贷款挂网的举措,再次凸显了消费金融领域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不良资产问题。这些不良贷款的规模较大,且涉及的消费者数量也相对较多,反映出消费贷款市场在近年来的扩张中积累了不少风险。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蚂蚁消金通过公开竞价转让不良贷款,是一种常见的资产处置方式,这不仅能够及时释放不良资产的压力,也为市场引入了更多的竞争力量,促使资产转让价格接近市场真实水平。然而,低价转让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意味着蚂蚁消金必须面对较大的风险敞口,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需求疲弱的背景下,类似的不良资产处置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对于消费者而言,平均38岁的借款人年龄较为年轻,可能存在部分“信用过度扩张”的问题。这也提示消费金融机构在信贷审批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避免过度借贷。而对于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低价收购这类不良贷款资产,虽然具有一定的短期收益潜力,但长期来看,如何有效处置这些资产仍然是一个难题。
综合来看,蚂蚁消金的这批不良贷款资产转让,无论对市场、机构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警示,提醒金融行业必须高度关注消费信贷领域的不良资产积累问题,同时加强风控和贷后管理。随着消费贷款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类资产的转让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