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达精准投资兴业银锡,81天浮盈8亿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6日 14:00
8月5日,兴业银锡(000426.SZ)股价收于18.70元/股,市值达到332亿元。今年以来,其股价累计涨幅达68.17%,市值增长超130亿元。推动这一上涨的核心因素是国际白银价格和锡价的双双大幅上涨。7月下旬,伦敦白银现货价格一度站上39美元/盎司,创14年以来新高;锡价也从2023年10月的低点约2.3万美元/吨涨至3.5万美元/吨,涨幅约50%。
中国信达通过天津信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约14.73亿元的总价格协议受让了兴业集团持有的兴业银锡6.87%的股份(共计12.19亿股)。与此同时,中国信达还通过信托计划以不超过21.82亿元向兴业集团进行债权投资,总规模不超过36.55亿元。这笔交易让天津信业成为兴业银锡第二大股东。以8月5日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已达22.80亿元,意味着中国信达在短短81天内获得了8.07亿元的账面浮盈。
兴业银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惊人的资源储量。根据年报,公司白银保有储量高达2.45万吨,占国内总储量的34.56%,是亚洲第一大白银公司。公司旗下银漫矿业2023年的锡精矿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7%。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0亿元,同比增长15.23%;归母净利润15.30亿元,同比增长57.82%。
兴业银锡控股股东兴业集团的实控人吉兴业曾于2018年以45亿人民币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成为内蒙古首富。但2019年2月,旗下银漫矿业发生重大运输安全事故,造成22人死亡,28人受伤,导致银漫矿业停产整顿,成为压垮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2019年10月,因无法偿还一笔2000万元的借款,兴业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到2024年,其账面总资产为63亿元,总负债高达113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兴业集团仍持有大量优质资产,包括上市公司兴业银锡的股份以及部分矿山资源。若以净资产70亿元计算,普通债权人的清偿比例可达50%左右,远高于一般情况下的20%。中国信达主导参与了兴业集团的重整方案,采取“债权+股权”的方式,使旗下主要公司在重整期间能够维持生产,避免了因停产或裁员导致的风险外溢。
中国信达这次精准押注,不仅收获了8亿元浮盈,更盘活了一个亚洲白银巨头。不良资产投资绝非简单的“捡便宜”,而是对资产价值、行业周期和市场时机的综合判断。白银在光伏、电子等工业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全球通胀预期,银价长期支撑力较强。兴业银锡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储量和中国信达的支持,有望在有色金属行业的新周期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此案例也彰显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纾困和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类似困境企业的重整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