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半年评与展望:关税冲击初稳,结构修复仍在路上;万科获62.49亿元输血,8.9亿元旧债成功展期;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顶住中美关税战冲击,GDP增速保持在5%以上,为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随着贸易摩擦缓和和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呈现阶段性回暖态势。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将有小幅调整,全年预计维持在5.0%左右。【评论】“外需走弱、内需托底”的格局将贯穿下半年。出口增速边际放缓成为主旋律,拖累制造业投资动能,但基建和房地产边际企稳有望支撑整体投资表现。消费增速趋缓反映居民预期和收入修复仍不充分,物价读数亦将温和改善但难现通胀压力。政策层面则从“加码刺激”逐步转向“结构优化”与“改革蓄力”,货币政策观望为主,结构性工具将持续发力,财政端强调“抓落地、强执行”。总体来看,中国经济正由前期被动稳增长,转向更注重中长期可持续性和增长质量的调整期。7月3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已与其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达成新一轮融资协议。深铁集团将向万科新增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并同意对原有8.9亿元借款进行展期。同时,万科需以旗下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为15.51亿元既有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评论】深铁集团的持续资金支持为万科缓解流动性压力注入关键信心,但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获取融资也折射出其融资难度持续上升。此次8.9亿元旧债展期与大额新借款并举,显示出万科在稳住信用、争取时间窗口的艰难博弈。未来其核心任务仍在于盘活资产、稳定销售与偿债预期,在“保主体”逻辑下实现信用体系的自我修复。(一)浦发银行即将面临“浦发转债”到期兑付压力之际,中国信达旗下多家子公司合力出手,合计投入资金达118亿元,为浦发及时“补血”。其中,信达投资因此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成为其重要的战略投资者。【评论】信达此举不仅为浦发化解短期流动性压力提供关键支持,也显示“AMC+银行”之间合作正从不良资产处置逐步向资本协同延伸。在资本约束趋紧、银行转型阵痛期加剧背景下,信达驰援不仅具有市场稳定意义,也可能预示着未来政策性资金支持将更注重市场化机制与股权结构优化的深度融合。(二)6月27日,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与山证国际。这标志着河北资产成为全国首家启动港股上市程序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若成功上市,也将成为继中国信达、中信金融资产之后,第三家在港上市的持牌AMC。【评论】河北资产赴港上市,不仅是地方AMC资本化、市场化运作的重要突破,也体现出在不良资产行业持续扩容背景下,地方AMC正谋求通过外部资本提升风险处置能力和资源整合水平。若成功挂牌,将为其他具备区域资源禀赋和业务特色的地方AMC打开新一轮上市窗口,进一步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公开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