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研究  ·   详情

浙商资产研究院《不良资产行业周报》(第22期)

发布时间: 2018-04-23 20:51:10

 
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稳中求进从严监管,切实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
(二)审计署:5省6市县违规举债形成隐性债务154亿
(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二、行业讯息
(一)央行发布一季度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房地产贷款总体增速回落
(二)中国东方计划筹措1000亿投放不良资产市场
(三)利率持续攀升、高价仍无钱可拿,地方融资平台将变不良
(四)第三届中国地方AMC论坛在成都举行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稳中求进从严监管,切实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
2018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交叉性金融产品违规套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编制提供虚假保险资料等乱象开展治理工作。在整治金融乱象执法实践中切实执行对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双罚”原则,前三个月共处罚银行业、保险业机构646家次,罚没合计11.58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98人次,罚款合计2861.85万元,取消任职资格及禁止从业107人。2018年一季度,依法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重点惩治严重扰乱车险、农险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陕西和河南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等大案要案。通过案情通报和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发挥对全行业的警示作用,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真正实现利剑高悬、警钟长鸣。
评论:两会过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原来的分业监管向双峰监管逐步过渡,银保监将更加专司机构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从2018年一季度银保监开出的罚单可以看出其对机构监管的力度明显加强,处置对象既有像安邦集团这样的大型金控平台,也有细分到邮储支行的分支机构,这显示了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全覆盖多角度的。未来对上述的同业业务、表外理财、套取票据的违规业务的处罚力度将会进一步抓紧,金融市场将会在监管高压的态势下运行,正本清源将是未来机构发展的主轴。
 
(二)审计署:5省6市县违规举债形成隐性债务154亿
4月18日,审计署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显示,5个省的6个市县通过违规出具承诺函、融资租赁、签订工程类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变相举债,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54.22亿元。
审计署披露,关于陕西省韩城市、甘肃省兰州新区的6家单位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5.78亿元问题。韩城市和兰州新区召开专题会议,抓紧研究清理方案。截至2017年底,韩城市安排财政偿债准备金偿还了违规举借的政府性债务;甘肃省对负有领导责任的5名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等,新区农林水务局向新区管委会作出深刻检查。
评论:目前审计署跟踪审计了湖南邵阳等五省六市县的隐性债务。隐性债务的举债途径有地方政府财政承诺函、公益性资产融资租赁、行政事业单位员工集资等形式,这些途径触及政府违规担保、表外融资等监管红线,预计未来这类违规融资手段将被严厉遏制,相关负责领导也要做出深刻检讨。
 
(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评论:人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宽松银根以帮助金融机构置换MLF,这有助于各金融机构降低中期融资成本,平滑收益率曲线,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人行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融资引导,从资金融通的角度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或许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行业讯息
(一)央行发布一季度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房地产贷款总体增速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4月20日发布了《2018 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统计显示,2018 年第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末高0.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9 万亿元,同比多增6339亿元。数据显示,一季度具有普惠性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回升,“三农”贷款增量占比水平稳中有升。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总体增速回落,住户消费性贷款增速回落。
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3 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641 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
2018 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比上年水平低2个百分点。
评论:2018年我国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84.1万亿,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0.1%。横向对比各类企业贷款,增长速度最大的仍然是房地产企业,占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总量的40.5%,增速20.3%远远高于工业企业,这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仍然在向房地产聚集。
即使国家在严格控制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但是资金依然流向房地产业,这说明地产融资不仅是房地产商的刚需,也是金融机构的刚需。国际贸易前景不明朗的情势下,过去外向型经济结构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难以满足银行的风险偏好,基建地产领域则因为资金规模和安全边际上得到银行青睐,因此对地产业的融资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需求。
贷款余额规模大,增速快,这意味着潜在的不良资产规模也较大,事实上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企业已经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关注这片巨大的市场。
 
(二)中国东方计划筹措1000亿投放不良资产市场
4月19日,在银保监会第161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陈建雄介绍了中国东方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的进展。目前,中国东方引战工作基本完成。
陈建雄指出,下一步,中国东方将在积极推进引战上市增强资本实力的基础上,将新增资本更多地配置到不良资产业务板块。今年中国东方母公司计划筹措1000亿资金投放不良资产市场,并加大与地方AMC和金融机构AMC合作力度。
针对这1000亿资金的投放,中国东方信息管理一部总经理刘波表示,计划安排将近一半左右用于金融不良资产,另外一半安排用于非金融不良资产,包括一些大的企业重组救助。
据悉,截至2017年底,中国东方集团合并总资产达980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70%,净资产1,170.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78%。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东方集团合并总资产达10204.27亿元,较年初增长4.09%,净资产1268.16亿元,较年初增长8.34%。
评论:华融和信达相继换帅,人选都来自于东方资产,加上近期东方资产加速上市步伐,不难推断2018年是东方资产的跨越发展年。其实从东方资产2017年年报就可以看到其亮眼的数据,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净资产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仅仅三个月东方资产的净资产就增长了8.34%,年化则有38%的增长速度,考虑季节性因素预计增长率也在30%左右。
东方资产未来对市场的影响力有大概率上升,尤其是上市后获得资本补充和财务放大。根据东方资产披露的业务计划,未来将加强和地方AMC和银行AMC的合作,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东方将加大从银行的收包力度,资本实力较弱的地方AMC可能要拿二手包。
 
(三)利率持续攀升、高价仍无钱可拿,地方融资平台将变不良
2018年个别运营不良,大量依靠表外通道融资的地方融资平台有可能会难以为继。一家中部省份的市级投融资平台在今年的第一个季度感觉到了压力,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中,这家投融资平台并未完成一笔融资,反而偿还了1亿多元的贷款。未能完成融资的原因之一是市面上资金成本过高。2017年,银行的表外资金利率成本大约在6%-7%,但是目前一些表外的利率已经达到了9%,其中融资租赁的成本已经接近10%,因此如果不是非常迫切,暂时不考虑进行新的融资。
评论:过去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投资拉动的模式帮助地方渡过了经济波动期。地方金融机构愿意给地方平台融资是因为地方平台有政府信用背书。此外地方平台自身现金流充裕,因此贷款后会回存银行,以此从贷款派生货币,这类正循环形成货币释放的重要渠道。
然而我国基建地产的融资规模占企业融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合理值,因此从财政部和金融监管机构都在限制地方平台的表内外融资规模,这将形成地方平台自有资金钱紧,贷款回存停止的逆循环,这类逆循环正是我国货币政策稳健偏紧的微观体现。
过去市场行情好,融资渠道通畅的情形下,自身财务状况较弱的地方平台随着市场行情也能够获得充足融资。但是当融资渠道收窄,国家鼓励直接融资后,与地方政府脱钩的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将直接取决于自身的资信状况,因此将有部分平台面临债务危机。
 
(四)第三届中国地方AMC论坛在成都举行
4月21日,第三届中国地方AMC论坛暨《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17)》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该论坛由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共同举办。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牛晓峰,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四川金控集团总经理林罡出席了论坛和发布仪式。
本次论坛以“自律规范、发展共享”为主题,围绕规范自律、合作共赢研讨,致力于提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质效和空间,提高服务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论坛得到了全国50余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
论坛发布了由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全国4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编写的《中国地方AMC行业白皮书(2017)》。《中国地方AMC行业白皮书(2017)》从行业概览、政策环境、业务发展与市场格局、战略定位选择、社会责任、代表性案例分析、发展展望和地方AMC介绍等8个部分,清晰地回顾和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地方AMC行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年度发展情况,为推动地方AMC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发展动力。
第三届中国地方AMC论坛以“自律规范、发展共享”为主题,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发言,陕西金融资资、重庆渝康资产、山东金融资产、江苏资产、国厚金融资产、光大金瓯资产、招商平安资产等企业,围绕地方AMC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业务模式、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