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二)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稳就业工作座谈会
(三)美国:美联储态度中性,中美贸易博弈再度升级
二、行业讯息
(一)中国华融助力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 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资产重组”顺利落地
(二)延期兑付潮来袭 信托业风险加剧
(三)市场化资金加速输血重大基建项目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2019年8月16日,央行发布公告表示,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公告要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LPR期限品种方面,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评论:LPR改进了过去市场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双轨制问题,完成了利率政策的一致性,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未来人行公开市场操作MLF会直接影响当期银行贷款利率基准,完成贷款利率和政策利率挂钩。
(二)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稳就业工作座谈会
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强调“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从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六稳”之首,到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问题始终是政策关切重点。座谈会上,总理表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比较充分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总理分析了当前我国总体就业情况,强调应高度重视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问题,并针对稳就业提出了具体举措。
在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9%,总体进展良好。但受到高校毕业等因素影响,830万左右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月上行0.2%至5.3%。从调查失业率来看,25岁至59岁的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6%,与上个月持平。随着毕业季结束,就业压力有望消退。但我国每年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万左右,加之3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巨大的新增劳动力数量意味着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稳就业压力依然不容忽视,未来稳就业政策仍将进一步加码,以推动失业率下行。
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夯实稳就业基础。具体包括加大稳企稳岗力度,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着力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加大“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努力保持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态势,提高企业活跃度。通过出台并落实相关措施,推动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扩大有效需求,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发挥新产业新业态对增加就业岗位的促进作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就业空间不断拓展,创造大量全新的就业岗位。应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双创”支撑就业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弹性灵活就业、大力支持创新就业形态。
三是精心组织开展职业培训,突出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今年4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并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通过充分合理利用职业培训专项资金、加快培养技能人才,多管齐下提升就业水平。此外,会议强调了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关注度,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兜住民生底线。
总体而言,就业是最大民生,是发展的优先目标,实现“稳就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不断提高社会就业规模和质量。
评论:结合政治局会议的精神要求,在稳增长大旗下稳就业成为了当下最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AMC来说有一点不利因素是,受到经济波动影响濒临淘汰的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而在稳增长稳就业大旗下,像这类企业开展清收会面临政策风口的对立,开展重组又会进一步扩大自身的风险敞口,从而陷入两难境地。
(三)美国:美联储态度中性,中美贸易博弈再度升级
上周公布的美联储公布7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8位票委支持降息,其中部分倾向下调50个基点,也有2名委员认为经济良好不必降息。大多数与会者将此次宽松政策视为中期调整的一部分。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劳动力市场强劲,经济具备弹性温和扩张,但担忧企业信心和资本支出受影响,预计下半年实际GDP增速略微放缓,通胀中期内将达2%目标。
上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召开。鲍威尔年会讲话表明贸易政策制定不属美联储事务,指向货币政策并非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灵丹妙药。他还指出当前经济处于新时代,扩张持续有史来最长,失业率和通胀目标得以实现,在危机后“新常态”的低中性利率下,维持繁荣给货币政策带来诸多挑战。鲍威尔强调,将在放缓迹象中继续采取合适措施维持经济创纪录的扩张,再次打压了市场的激进降息预期。
对于鲍威尔的中性态度,特朗普再度推特抨击。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反制美方征税措施,特朗普政府宣布再度加码5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贸易博弈升级,美元指数和美股大幅下挫,而避险资产则明显走高。
从美国上周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看,就业形势良好,住房市场走势分化,产出前景堪忧。就业方面,初请失业金人数表现好于前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房地产方面,7月成屋销售年化环比增长2.5%,新屋销售年化环比下降12.8%,走势严重分化,难拾增长动力。产出前景堪忧,采购经理人对经济预期持悲观态度。8月Markit制造业PMI录得49.9%,近十年首次跌破荣枯线;服务业PMI初值仅为50.9%,远逊于预期和前值。
总体而言,受地缘政治变数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形势前景堪忧。通胀保值债券(TIPS)的长期实际远期利率有所下降,映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将长期处于低水平,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为大概率事件。
评论:联储的政策制定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中美贸易战胶着的背景下,美元指数有较强的下跌趋势,但联储并没有加息稳货币的意愿,相反选择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以维护经济稳定和居民就业。未来美国内部政策矛盾将进一步影响中美贸易战的发展趋势。
二、行业讯息
(一)中国华融助力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 首单地方国企“市场化债转股+资产重组”顺利落地
2019年8月14日,中国华融参与实施的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完成关键性步骤,华菱钢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标志着首单地方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资产重组”顺利落地。
中国华融自2018年开始参与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前期于2018年12月6日向华菱钢铁下属核心子公司增资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次获批的交易为同意华菱钢铁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债转股投资者、华菱集团等相关方所持的下属核心子公司少数股权。该交易实施完毕后,中国华融等债转股实施机构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华菱钢铁股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华融会同华菱钢铁共同筹划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方案及条款设计,在公司治理层面建立起对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投融资的合理约束机制,将完善内部治理与强化外部约束相结合,帮助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并长期规范资产负债结构。
华菱钢铁是湖南省属钢铁企业龙头,是全国十大钢铁企业集团之一,其在产品结构、产能规模、工艺装备、市场竞争力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但由于近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投入,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攀升,财务费用负担沉重。本次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后,华菱钢铁整体资产负债率可下降约5%,帮助企业切实优化资本结构,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其抵御周期下行能力及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作为“去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综合运用兼并重组破产等降杠杆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成功实施,开启了地方国有企业增量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债转股同步操作的市场先例,是中国华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华融主动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业优势,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实践。
评论:华融此次债转股的操作模式属于先上车后买票,即先对标的的子公司债转股解决实质的债务问题,然后标的公司向华融增发股份收购子公司股权,从而形成股权关系上的提级转变,规避了直接债转股的繁琐手续。增资完成后标的公司甩开历史债务问题,能够将资源集中到优质资产上,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周期抵御能力。
(二)延期兑付潮来袭 信托业风险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开年至今已有包括江苏省国际信托、中江信托、安信信托、厦门信托、长安信托、中泰信托、华宝信托、云南信托在内的至少8家信托公司被曝出项目违约或延期兑付问题。从行业数据来看,在五年的时间里,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数量也呈现递增态势。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行业掀违约高潮可以视作前期快速发展积累的风险释放过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经济形势企稳后企业违约率有望下降。
评论:信托机构所持资产的特征属性比较适合AMC的能力体系和风险偏好,是较为优质的债权承接对象。不过仍需注意的是,信托资产通常单体体量巨大,AMC持有资产后往往难以拆零处置,因而增加了AMC的集中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需要有相当的市场把握才能介入信托资产的风险处置。
(三)市场化资金加速输血重大基建项目
解决“稳投资”资金来源,尤其是撬动更多市场化资金支持重大基建项目成为目前多部门政策的着力点。在诸多政策推动下,更多资金正在加速涌入并有望拉动重大基建项目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据悉,自专项债资本金新政发布后,首批由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与金融机构贷款进行“债贷组合”模式的项目已经开始落地。发改委等部门也酝酿推出相关新政,聚焦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完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评论: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对当今金融体系的重大挑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也为我国财政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大批廉价资金融入政府基建项目可以刺激经济发展,拉动GDP增速。从AMC角度来看政府基建加速有较强的土地收储需求,其金融风险化解过程中可以完成这一块版图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