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央行:2020年将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二)2019年四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率1.86% 央行:不良贷款可调余地大
(三)广东银保监局:90天以上抵押类逾期贷款不强制划不良
二、行业讯息
(一)浙江省将设立第四家地方AMC
(二)首家外资AMC来了,橡树资本全资子公司落户北京
(三)整体业绩向好 信托业转型效果初显
(四)北大方正被申请重整,央行牵头制定方案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央行:2020年将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2月21日,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9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其中,改革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是重点工作之一。此外,2月24日,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会议要求,2020年,金融市场业务条线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促进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改革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推动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提高货币市场稳健性,加强票据市场规范治理和风险防范,规范黄金市场发展。
2、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继续“因城施策”落实好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3、多措并举,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4、采取量化目标、改革完善政策环境和约束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等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5、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脱贫。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6、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评论:海外对违约债的管理机制与中国略有不同,例如在美国有非常成熟的资本市场,其中对债券的风险有多层次分类,从而定义出了高收益债。特定投资机构会对高收益债进行专业投资,从而衍生出了高收益债交易市场,而市场的存在保证了债券的持续交易,从一个侧面缓解了金融风险。
(二)2019年四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率1.86% 央行:不良贷款可调余地大
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2019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6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与上季末持平。范一飞指出,由于复工复产还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需求端还是其他方面都给价格稳定带来一定压力,“但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前提没有改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此外,范一飞介绍,相对于全球各国,我国不良贷款比例总体上较低,可调整的余地比较大。据了解,下一步允许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增加。范一飞对此表示:“这方面我们是有准备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不良贷款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评论:我国不良贷款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不良贷款的可调节余地较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国家中企业破产乃至个人破产是较为常见的和社会认可的,从而产生了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我国国情下个人破产概念从提出到落地仍有一段距离,因此真正的不良或次级贷款暴露还有空间。
(三)广东银保监局:90天以上抵押类逾期贷款不强制划不良
近日,为支持制造业大省广东全线复工复产,广东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复工复产,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业一方面对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医药企业以及疫情防治工作相关企业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在24小时内完成贷款发放;另一方面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分类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措施,充分满足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对未裁员企业和扩大用工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另外,在不良贷款容忍度方面,广东要求,鼓励银行机构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尤其是对疫情期间出现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的抵质押类小企业贷款,不强制要求划入不良。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证、商业汇票、保函等在到期日未能及时兑付的,且企业经营正常、有发展前景的,支持银行机构先垫款后续贷,不强制要求调整贷款五级分类结果。
评论:广东银保监局此次发文响应了前期银保监局的要求,在原先90天乃至60天逾期认定的问题上做出了放松。一般来说疫情发展态势和金融监管要求存在以下的对应关系,当疫情发展严重时政府要保企业,因此在金融监管层面会做出一定的放松。相反当疫情发生重大转折向好后,银保监会要求收紧不良的认定要求,尽可能核销不良资产来腾出宝贵的资本投入到新增贷款中去。
二、行业资讯
(一)浙江省将设立第四家地方AMC
据消息人士透露,浙江拟设立浙江省第四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参与化解浙江地区互联网金融(P2P)风险。自2013年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开始,资产包一级市场格局不断被打破。从2014年第一批地方AMC获得批复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60家地方AMC,其中56家获银保监批复、另有4家已完成工商登记。大部分地区形成了“4+2+N”的不良资产处置格局。其中,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均出现了3家地方AMC。今年初,不良资产写进中美贸易协议,外资AMC成立在即,再加上第五家全国性AMC开业在与更多的地方AMC设立,2020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格局再一次深刻改变。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曾指出AMC在化解P2P风险时的三大障碍:一是根据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过程中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AMC不得收购个人贷款,而P2P在实务中多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二是AMC需要对涉及民间借贷的企业或项目审慎收购,不得收购无实际对应资产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债权资产;三是部分P2P底层资产混乱,AMC难以摸清情况。
评论:浙江省内目前有四家全国AMC和三家地方AMC相互竞争,以及更多民间投资者和外资机构参与其中。新设地方AMC要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有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否则数十亿的资本金也无法在竞争中搏得优势。P2P业务其中有大量虚假债权债务关系,这对AMC的业务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二)首家外资AMC来了,橡树资本全资子公司落户北京
2月1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消息,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橡树北京”)已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未来,橡树北京将成为橡树资本在中国拓展各项业务的重要平台。而橡树北京的业务将涵盖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橡树资本表示,疫情不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对于未来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将持续积极探索北京及全国范围内的投资机会。营业执照信息显示,橡树北京的注册日期为2月14日,注册地为北京市朝阳区。资料显示,橡树资本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洛杉矶,全球管理资产总值超 1200 亿美元,橡树资本在我国不良资产投资领域较为活跃,投资总额已超 65 亿美元。
评论:橡树资本进军中国市场的时点较为关键,此时国内受疫情影响对资产价格持有较为悲观的态度,外资高调进军中国市场可以视作一种外部性认可,抑或表明中国的资产价格走势相较于全球市场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三)整体业绩向好 信托业转型效果初显
日前,共有61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9年度财务数据。数据显示,资管新规实施后,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信托业主动或被动转型效果逐渐显现,整体业绩向好。与2018年同期数据所反映的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整体呈现负增长相比,2019年信托公司经营数据全面好转。2019年,随着各信托公司积极转型效果不断体现,以及宏观政策从"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到"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转变,信托公司各项经营指标逐步得到改善,并确保年度数据全面好转。
评论:近期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但金融市场早在二月三日即正常开市,此间的三周时间里信托、券商等机构发债速度非常快,有效地承接了人行灌注地流动性,为实体经济复工复产提供动力。而这三周时间的大量金融活动也为信托业转型奠定基础。
(四)北大方正被申请重整,央行牵头制定方案
方正集团2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债权人北京银行以方正集团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不具备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申请法院对方正集团进行重整。旗下4家A股上市公司方正科技、中国高科、方正证券、北大医药也发布了方正集团被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上证报记者从多方求证获悉,前期人民银行已经牵头成立方正集团工作组。一旦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后,工作组有望成为方正集团管理人,依法合规推进清产核资、债权申报与审查工作。值得指出的是,司法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之于方正集团,此举可以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方正集团甩掉历史遗留问题,达到脱困重生的目的;之于广大的债券持有人,也可以在较高的清偿比例内,公平维护同类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评论:方正集团是备考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因此具有较为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了妥善处理方正集团的债务危机问题,人行牵头会同工商银行对方正集团进行司法重整,这有助于广大债权人的安全,也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来说司法重整时间至少需要一到两年,在此期间方正集团有充分的时间梳理内部管理问题,改善经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