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发布2020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二)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央行:投向房地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定 增长10.5%
二、行业讯息
(一)2019上市房企规模增速放缓 2021年债务规模将破万亿
(二)四大AMC改革箭在弦上:控股公司、“委托人”模式呼之欲出
(三)第五家全国性AMC银河资产招兵买马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银保监会发布2020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34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30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4.1万亿元。
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累计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2.09%,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943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3.2%,较上季末下降2.8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0%,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8%,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4%,与上季末持平;资本充足率为14.53%,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评论: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双升对于后端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利好信号,这说明银行资产处置的意愿是较高的,而且后续的资产释放规模也是有保障的,鉴于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调整经营策略扩大市场收购力度。从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的角度考虑银行资本充足率较监管要求超过不多,因为还有资产处置的意愿。
(二)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5月6日,为促进市场化债转股健康发展,规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4号)等相关规定,银保监会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有关事项发布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从总体上,要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管业务应限定为债转股业务;二是规定了资金募集的标准;三是就投资运作方式做出了原则性;四是确立登记托管方面的规定;五是要求其定期进行信息披露,并设立了信息披露的标准。
评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的界定一直是业内关心的话题,因为AMC而言债转股业务是资产处置的路径之一,因此与AIC的竞争可以说是有限竞争。但如果AIC可以从事各类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那么之间的竞争就是全面竞争。而且AIC与四大AMC之间的属性更为接近,因为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直接。
(三)央行:投向房地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定 增长10.5%
5月12日,据央行官网,央行调查统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为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金融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信贷投放速度明显加快。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是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份新增1.70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4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是2011年3月以来的高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快速增长,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9.9%,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2%,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是2018年5月以来的高点。服务业(不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是2018年3月以来的高点。投向房地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定,增长10.5%,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
评论: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速与M2整体增速保持相等,这说明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在社会总融资中的结构占比相对稳定,货币刺激并没有引发信贷在房地产的过度集中,金融系统的集中度风险得到缓释和化解。下阶段央行应继续控制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增速,支持制造业企业和小微服务性企业。
二、行业资讯
(一)2019上市房企规模增速放缓 2021年债务规模将破万亿
5月13日,由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主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发布报告称,2019年房企总资产规模增速降至两成,大、中、小型房企的规模增速均有所放缓。尤其是资产规模在千亿以下的房企,2019年的资产增长率只有11.1%,房企的分化正在加剧。同时,净利润增长低于营收增长,“增收不增利”问题开始凸显。中国指数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冉指出,需要注意房地产企业未来的资金风险。从企业的到期债务来看,房企2020年包括海外债在内的债权偿还总规模是7493亿,到了2021年这个规模会超过万亿达到了10496亿,这其中公司债需要偿还4400多亿,海外债需要偿还3100多亿。这个趋势到2022年可能会有所好转,会下降到7350亿。在到期规模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房地产的融资反而越来越难,传统的融资渠道继续严监管,传统融资渠道严查,加强了对高杠杆企业的监管和风险提示。对资金用途的审慎监管给房企的融资增加了难度。
评论:金融监管加强会堵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因此房地产企业只能利用嵌套交易结构或走类金融机构通道等方式获取资金,由于融资渠道复杂化导致的额外费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与日俱增,这正是房企收入增却利润不增的原因。如果金融监管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主体的退出和集中化会凸显。
(二)四大AMC改革箭在弦上:控股公司、“委托人”模式呼之欲出
“研究制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改革方案。”今年3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如是介绍。一时间,业内纷纷猜测,针对AMC的改革方案或将近期推出。接近监管人士证实,早在2018年,会管机构管委会、非银部等就着手相关工作,目前尚不确定具体的方案和推出时间。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曾参加过论证,此前有过“四合一”“四合二”“四加一”即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之上设立一家控股平台等多种方案,其中设立控股公司的方案更能达成共识。另有AMC高管表示,此前参与了论证,但现在国务院采取的最终方案不得而知。当时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国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历史,存在的问题,赖小民案件的反思,以及当前金融市场格局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发挥的作用。
评论:目前初步的方案是四大AMC归口财政部管理,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银保监会履行监管职责。因此有可能财政部再设立一层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代财政部履行职责,包括人事和财务条线的管理职责。赖小民案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既有问题需要组织架构调整才能解决,此次变革有助于四大AMC更加高效运行。
(三)第五家全国性AMC银河资产招兵买马
近日,第五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来源:建投中信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已批复将更名为“银河资产”)网站发布数则招聘信息,这是银河资产获批后首次公开招聘。分析人士认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2020年将迎来发展机遇。不过,随着行业企业不断扩容,竞争也在加剧。
评论:银河资产原本是处置华夏银行历史遗留问题的内部机构,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进行市场化改造,进入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序列。新机构加入会提高AMC资产收购的需求,从而增加一级市场的竞争和成交价格,目前资产包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部分资金实力不具备的机构可能会被挤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