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大行小微贷款任务有望超额完成 银行应对不良上升工具足
(二)银保监会:今年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明显提高
(三)央行: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
二、行业讯息
(一)《金融时报》:中国华融上半年不良资产主业平稳增长
(二)《经济参考报》:加速化解风险 不良资产处置多渠道推进
(三)基础资产风险可控 银行间ABS大面积上调评级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大行小微贷款任务有望超额完成 银行应对不良上升工具足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从今年前7个月的情况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截至7月末,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1%。目前,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25%,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99%,比各项贷款不良率高出0.88个百分点,总体上在不良容忍度之内。李均锋认为,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明年可能会增加,但对增加的不良贷款,银保监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能力和工具来应对。
评论:今年银保监的政策导向主要是以宽信用支持企业发展和人民就业,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并且拉长免息期限,从年初以来的政策推算,即便是疫情爆发后最早一批逾期贷款,也需要递延到2021年初才开始确认逾期,因此2020年全年的不良资产都会递延到2021年后的数年时间里缓慢消化。对于amc而言2020年是资产包收购较为困难的一年,应当以短期的纾困为主要应对手段,同时准备资金应对2021年的不良贷款集中处置。
(二)银保监会:今年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明显提高
来自银保监会信息表示,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总体呈现多点发力的特征,贷款可得性明显提高。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3万亿,同比增长28.4%。上半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5.94%,比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了0.76个百分点。今年1—7月,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中,首贷户160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7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17%,比上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同时,小微企业的续贷余额、银税互动的贷款余额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贷款投放明显增加的同时,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水平总体可控。
评论:上半年信贷系统给小微企业释放的贷款余额增长了近三成,同时也下调了贷款利率给予小微企业足够的让利。这些都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权宜之计,能够平稳过渡今年的全民小康任务年和gdp的正增长。但是所有的举措都是有代价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数年我国都在消化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如果没能够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更难消化这一轮的刺激政策。
(三)央行: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
中国人民银行25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好政策要求,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切实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比例。人民银行当日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推动用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金融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增强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确保完成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目标任务。
评论:此前银保监发征求意见稿讨论资产管理公司批量收购个人贷款不良,在进行风险终端的安排后,随机启动了小微贷款的“应延尽延”,这说明有了AMC的介入整个银行体系对于小微贷款的风险偏好得以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小微贷款投放。
二、行业资讯
(一)《金融时报》:中国华融上半年不良资产主业平稳增长
中国华融表示,将坚定不移推进主业转型创新,打造国内领先的不良资产管理专业机构。把握市场机遇,紧跟政策,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围绕主业定位,强化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做精做细收购处置业务,坚持“逢包必调、适包必竞、合理定价”,积极开展“总对总”收购,提高反向收包、定制收包能力,积极参与中小银行、信托、证券等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加大重组业务转型力度,大力拓展实质性问题企业重组,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高风险机构托管救助、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和资本补充。积极稳妥拓展股权投资业务,探索上市公司纾困项目。
评论:华融资产的市场竞争策略是拓展大不良概念,这也与上文中提过的2020年不良资产传统市场缺位有关,为了避免过于集中在资产包收购处置的思维定势中,华融积极拓展例如重组、金融机构定增等向前端延展的业务,力图摆脱自身在供应链上的固有位置,主动向潜在不良化解这一概念延伸。
(二)《经济参考报》:加速化解风险 不良资产处置多渠道推进
四大AMC是传统的市场主力军。记者日前从中国长城年中工作会议获悉,中国长城下半年计划出资800亿元收购金融及非金融类不良资产,充分发挥逆周期经营优势,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中国华融也表示,做精做细收购处置业务,坚持“逢包必调、适包必竞、合理定价”,积极开展“总对总”收购,提高反向收包、定制收包能力,积极参与中小银行、信托、证券等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地方AMC层面,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超过50家地方AMC,最近多地再次新设地方AMC,如,长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海南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另外,多地AMC开启新一轮增资或引战混改,并通过发行公募债、银行贷款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期加快不良资产收购处置。
评论:虽然目前不良资产市场参与者纷纷表示会加大不良资产的收购力度,但是从一线市场的观测来看还是需要结构化看待。目前收到宽松货币和宽松信用的影响,价格链条反向传到至银行到AMC的资产定价,导致部分区域资产包价格过高。并且收到递延效应影响大量不良资产还未进入处置程序,市场供需暂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真正出手买包的机构只有政治压力巨大的四大AMC,地方AMC则更多的处于择机收购的机动状态。
(三)基础资产风险可控 银行间ABS大面积上调评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频频被上调评级。尽管受疫情影响,包括信贷类资产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票据(ABN)在内,6月以来仍有117只产品获上调评级,与去年同期上调评级数量基本持平。
评论:其实不仅是对银行,对于AMC而言当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都比较时候发行ABS,因为无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有多忧虑,现实的宽松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刺激作用是真实的,金融机构应当借这个机会大量出表非核心资产,充实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