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一、政策动态
(一)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
(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支持国企和民企改革发展 鼓励各地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三)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 直指频频暴雷的长租公寓
二、行业讯息
(一)长租公寓“爆仓跑路”频现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二)华融湘江银行高管违法放贷1.67亿元
(三)安邦保险集团拟解散并清算 安邦系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来源:浙商资产研究院
一、政策动态
(一)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9月16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规范业务经营,提高服务能力。在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对外融资比例、贷款金额、贷款用途、经营区域、贷款利率等方面提出要求。二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管客户信息、积极配合监管等方面作出规范。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整顿行业秩序。指导各地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建设监管队伍、实施分类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四是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加强政策扶持、银行合作支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通知》的印发实施是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与《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的施行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
评论:国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集中在小微企业融资和区域经营,相比较大型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本地小微企业的经营需求,这些限制加上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空间已经被限定了。但是由于缺乏监管,贷款用途和经营区域这两个限制条件均被突破,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为房地产炒作输送资金,因此需要加大监管。
(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支持国企和民企改革发展 鼓励各地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企和民企改革发展。下一步,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一要持续推进国企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今年基本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着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深入推进“双创”。加快剥离非主业,着力做强主业。二要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带动扩大就业。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电网企业剥离装备制造等竞争性业务,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向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和客货站场开发经营。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进一步向民企开放,加快对民企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畅通民企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允许中小民企联合参与工业用地招拍挂。鼓励各地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评论:中小微企业贷款分担机制相当于是一种联保,相比较2014年前后浙江互保金融风险,但问题在于这种联保机制会不会要求引入国有企业参与,否则依靠民营企业之间互保会再次引发过去的金融风险,换句话说就是能否接受国有企业的信用输出。
(三)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 直指频频暴雷的长租公寓
日前,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部分政策直指最近频频暴雷的长租公寓。从今年的长租公寓市场来看,疫情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的速度,长租公寓作为新兴行业,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野蛮生长期后,将进入艰难的行业洗牌期,目前政策法规即将落地,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整体发展态势回归理性。据了解,今年长租公寓频频暴雷,全国有二三十家长租公寓品牌扎堆暴雷,牵涉资金上亿元,波及多个地区,坑了无数房客和房东。仅8月下旬到现在,就有全国各地近十家长租公寓负责人失联,今年上半年跑路的还有16家。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2%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存在过经营异常,近5%的相关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或有过严重违法行为。专业人士表示,《住房租赁条例》是住房租赁领域首部条例性文件,标志着住房租赁政策更加细化。而且发布的时机非常好,当前恰处于长租公寓市场波动较大的阶段,对于后续规范和引导租赁市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评论:行业波动越是严重,对于监管而言越是合适的控制窗口,可见下一阶段住建部会密集出台针对长租公寓市场的条例和监管要求,也会协同金融监管机构对长租公寓资本化带来的风险进行监管。
二、行业资讯
(一)长租公寓“爆仓跑路”频现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近期,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地长租公寓企业出现“爆仓跑路”现象,再次引发行业主管部门高度关注。9月1日,上海、广州行业主管部门均发布了《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提醒房东和租客要警惕公司“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经营风险,防范“租金贷”风险,加强风险防范,避免经济损失。此外,近期成都、合肥、重庆等地也密集发布了《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同时,成都、广州近期还开展了住房租赁企业风险排查工作,西安、杭州也发布了住房租赁资金监管新规。业内人士认为,长租公寓近期不断出现暴雷事件,核心原因是其商业模式存在部分脆弱性。上半年疫情的冲击,加速暴露了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多地密集提示风险、开展风险排查、发布资金监管新规具有积极的意义。
评论:长租公寓商业模式引入的盈利空间比较窄而且不稳定,繁荣发展需要依靠多项强假设,因此一旦假设变动商业模式就难以为继。同时这种业态广泛牵扯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问题,因此主动监管是一种比较务实的选择。在操作层面,需要引入与房产相对应的长期资金持有,才能弭平房客和原房东之间的矛盾。
(二)华融湘江银行高管违法放贷1.67亿元
日前,华融湘江银行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经营财务信息显示,得益于业务规模的增长和成本控制,该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保持增长。截止6月末,该行净利润为16.82亿元,同比上升7.34%。但值得注意的是,华融湘江银行在盈利增加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却持续下滑,不良贷款率从2015年时的不足1%,一路上升至1.65%;而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更加明显,从2015年的7.84亿元,飙升至目前的36.37亿元,增幅高达363.9%。除此之外,让华融湘江银行忧心的不止是资产质量下滑,近期湖南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披露的一起案件,让该行一时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披露,9月初,华融湘江银行总行原党委委员、常务副行长张建国涉嫌犯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在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张建国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06.32 万元,违法发放贷款共计1.67亿元。1.67亿元贷款是否已经收回、是否对华融湘江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影响?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上述问题没有给与正面回复,仅表示:“目前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银行这边不方便透露有关信息。”事实上,如果1.67亿元没有收回而形成坏账,对本来就不良连升的华融湘江银行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评论:盈利增加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却持续下滑,这说明华融湘江银行在信贷资产投放时的风险控制把控比较松,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投资时往往提前体现收益,资产质量劣化则是滞后体现,但是终究会完全体现出这种问题。
(三)安邦保险集团拟解散并清算 安邦系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9月14日,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该公司当日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决议解散公司,并成立清算组(筹)。下一步,安邦保险集团将按照法律法规向中国银保监会申请解散,在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及时组织清算。对安邦保险集团的风险处置工作是我国金融机构被接管的典型案例,也是2019年监管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方面取得的关键进展之一。
评论:安邦集团的风险处置为我国大型金融集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的典型案例,未来如果再有大型金融风险发生,都已按照对安邦集团的处置模型应对,在维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对不良资产进行接收的管理。